背痛、胸闷、气短是临床常见症状,常见于心肌缺血、肺炎、胸膜炎、胆绞痛等疾病,需根据不同的疾病来分析原因及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1、心肌缺血: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是炎症、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引起的,常表现为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或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治疗上,心肌缺血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果病情严重可进行介入或外科手术的治疗。
2、肺炎:多是因呼吸道致病菌感染所致,通过空气呼吸、血液传播等方式入侵到人体呼吸道,具有发热、咳痰等典型症状,少数患者有胸闷、背痛、气短、意识障碍等症状。治疗上应根据病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择用药,如有缺氧等症状需给予吸氧和对症处理,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3、胸膜炎:指由致病因素(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背痛、咳嗽、气急,甚则呼吸困难等。治疗上应卧床休息,采用患侧卧位,使健侧肺充分发挥代偿作用,还需加强营养,增进食欲,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4、胆绞痛:是胆结石从胆囊移至胆囊管或胆囊壶腹并嵌顿在胆汁出口时,引起胆囊或胆总管平滑肌收缩的右上腹部绞痛,多在饱餐或进食高脂饮食后数小时内发生,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季肋区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处,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平时应避免进食油腻食物、过度疲劳及不良情绪刺激等,疼痛较剧烈者,可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缓解胆绞痛,如果胆绞痛反复发作,应及时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