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期间胸闷可有多种原因,多见于神经官能症、既往肺部疾病,合并有下呼吸道感染、心肌炎等。当发生感冒时胸闷应当及时完善检查,再依据诊断给予对应的治疗。
1、神经官能症
胸闷是神经官能症的常见伴随症状,主要症状为焦虑、恐惧、强迫行为、对健康过分担心等。如果感冒期间胸闷,但检查却并未发现器质性的病因,建议到心理科进行咨询。
2、下呼吸道感染
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病原体感染上呼吸道后,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炎性改变等,感染继续向下呼吸道蔓延,出现支气管、肺泡受累,而出现了胸闷、气促等表现。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其次是对症治疗,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镇咳、化痰等治疗。
3、既往肺部疾病
如果患者既往就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者,感冒会诱发其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上需要在抗感染或抗病毒的同时,注意既往疾病的处理。
4、感染性心肌炎
感染性心肌炎是由于感染病毒、细菌、霉菌、螺旋体等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一般在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感冒常见症状发生后的1-3周内出现心脏受累的症状,例如胸闷、心慌等。治疗方法依病情缓急而定:慢性心肌炎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水溶性维生素、以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爆发性心肌炎则需要严格卧床休息、抗感染与抗病毒治疗、糖皮质激素等,必要时还需要生命支持措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呼吸机辅助呼吸等。
以上疾病的鉴别诊断还需要依靠详细的询问病史和完善相关检查,包括病原菌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CT等,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