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医生

您身边的健康养生,疾病预防知识库!
在线问医生> 养生> 保健养生  >  吃了荸荠恶心想吐

吃了荸荠恶心想吐

2024-09-13

吃了荸荠恶心、想吐,主要是生理性因素(如荸荠摄入量大)和病理性因素(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引发,需针对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一、生理性因素

1、荸荠摄入量大:荸荠中含有丰富的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如果一次性吃了很多荸荠,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胃肠蠕动功能暂时性减弱,食物不能被及时消化和吸收,积存于胃部引发了恶心和想吐的症状。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治疗措施,休息一会可自行缓解。平时注意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多吃蔬菜水果。

二、病理性因素

1、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与胃肠动力障碍、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患者由于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此时如果吃了荸荠,因为该食物不容易被消化,进一步加重了肠胃负担,导致恶心和想吐的症状。可以使用促胃动力的药物治疗,如多潘立酮、枸橼酸莫沙必利等。如果同时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还需采取四联用药治疗,如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等。治疗期间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由于胃部炎症的长期刺激,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或胃蠕动功能减弱,所以导致患者的消化功能减弱。此时如果吃了荸荠,因为该食物不易被消化,会进一步导致胃的消化负担加重,进而引发恶心和想吐的症状。可以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克拉霉素等药物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可搭配促胃动力的药物治疗,如盐酸伊托必利、马来酸曲美布汀等。自身免疫性因素引发的胃炎可能伴随贫血的症状,如果出现需及时纠正贫血,如补充维生素B12。

3、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因素有关。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会出现胃酸分泌异常的现象,导致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此时如果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荸荠、豆类食品等,会进一步加重肠胃消化负担,导致恶心和想吐的症状。可以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治疗,如雷尼替丁、泮托拉唑等。同时可搭配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如铝碳酸镁、胶体果胶铋、氢氧化铝等。

注意促胃肠动力药物与其他药物至少需间隔一小时以上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