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不舒服,一直有尿意,可能与尿路感染、尿路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等有关,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具体原因和治疗方案如下:
1、尿路感染
如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由于炎症的刺激,膀胱黏膜和尿道黏膜的敏感度明显增高,少量尿液即可引起尿意,导致尿意频繁,但是尿量未增多,表现为尿量较少,同时患者经常伴随不适症状,如尿痛、尿频、尿急甚至血尿。可行尿常规化验,观察有无白细胞增多、细菌增多等炎症表现。如果是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等急性尿路感染引起的症状,需要根据致病微生物种类和药物敏感性选择敏感抗生素,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口服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症状就能得到有效缓解。严重感染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静脉给药,如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
2、尿路梗阻
最常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尿频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夜间更为明显,表现为夜尿次数增多,但尿量不多。由于膀胱内残余尿较多,产生尿意,但由于尿路的梗阻导致尿道压升高,导致排尿困难,即会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可行直肠指诊、盆腔彩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明确诊断。前列腺增生患者可短期服用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药物,待症状缓解即可停药,同时长期服用非那雄胺,用于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以及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下尿路症状已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考虑外科治疗,一般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可以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
3、神经源性膀胱
是由于神经性病变造成的膀胱尿道功能的失常,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如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脊髓病变等。患者可以有膀胱充盈感、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尿痛、尿后滴沥等。患者可留置导尿缓解症状。药物可服用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增加患者膀胱容量,α受体拮抗剂(如坦索罗辛、阿夫唑嗪、特拉唑嗪等)可以有效降低膀胱出口阻力。也可采用手术治疗,如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或部分切除术、膀胱颈Y-V成形术、膀胱颈尿道悬吊术、膀胱扩大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