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闷闷的可能是耳道堵塞引起的,如外耳道耵聍堵塞,可以疏通耳道,也有可能不是耳道堵塞的,如化脓性中耳炎、梅尼埃病等,并不是疏通耳道就能解决的,应该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
1、外耳道耵聍堵塞:当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时,逐渐形成团块,阻塞在外耳道,称为外耳道耵聍堵塞。由于外耳道堵塞传递受阻,耳膜感受到的振动减小,出现耳朵闷闷的症状,除此之外,还可出现耳鸣、耳痛、听力减退等症状。治疗上应该去专业的耳鼻喉科清理外耳道耵聍,根据耵聍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若是未完全堵塞耳腔的耵聍或较软耵聍可用膝状镊子直接夹出,若是耵聍干硬难以取出者可先将碳酸氢钠注射液滴入耳道内,待耵聍软化后取出。并且取出后,需要定期清理耳道内耵聍,防止再堵塞。
2、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其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变早期中耳黏膜充血及咽鼓管咽口闭塞,鼓室内变为负压,使患者出现耳朵出现闷闷的症状。此时的治疗不是单纯的疏通耳道就能解决的,治疗上若是未发生耳膜穿孔首先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西酮钠、硫酸阿米卡星、头孢克洛等控制炎症,使用苯酚甘油滴耳液消炎止痛。若是发生鼓膜穿孔首先用过氧化氢溶液彻底洗净外耳道脓液并用吸引器将脓液洗净,并且使用前文所述抗生素及滴耳药,待炎症控制、脓液分泌减少时,最后使用硼酸洗液、氯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待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除后,大部分鼓膜穿孔患者鼓膜可自行修复,若是不能修复可行鼓膜修补术治疗。
3、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症,病因暂未明确,但可能与免疫反应、内耳缺血等原因有关。由于内耳膜迷路积水形成,还可出现耳朵闷闷的症状,除此以外还可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此病为内耳病变引起的,因此疏通耳道不会起到治愈的作用。并且由于此病暂无特效药,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急性发作时使用地西泮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盐酸地芬尼多片等前庭神经抑制剂,消旋山莨菪碱片、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等抗胆碱能药等,若是眩晕发作频繁,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术式可选内淋巴囊手术、迷路切除术、化学药物前庭破坏术等,并且饮食上应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饮食,并且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