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高,是指人体肌肉的张弛过于敏感夸张,肌张力高康复没有统一的最佳时期,需根据不同病因情况分析,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如是婴幼儿肌张力高,康复最佳时期是身体发育期内,通常在1岁以内;如果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肌张力高,一般前三个月是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如果是锥体外系疾病引起的肌张力高,没有具体的最佳康复时期,一般是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1、婴幼儿肌张力高:
并不是所有的婴幼儿肌张力高都需要治疗,三个月以内的孩子有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增高,有可能是正常现象,但超过了三个月,仍然有肌张力偏高,表现为四肢肌肉僵硬姿势或有不正常的摆动,如鸭行步态、剪刀步态、公鸡步态,需警惕是否脑损伤。如若该情况,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通常在1岁以内,可予完善相关检查,如颅脑CT、核磁共振等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可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如B族维生素、甲钴胺、腺苷钴胺等,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是关键,如针灸、头皮针、推拿、肢体康复锻炼等治疗。
2、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肌张力高:
脑部代谢的异常、脑出血、脑梗死、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毒感染、颅内感染、核黄疸等都有可能引起肌张力增高,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最佳康复时期为前三个月。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等。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如颅脑CT、核磁共振等检查,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可予巴氯芬、地西泮、盐酸替扎尼定、盐酸乙哌立松等药物降低患者的肌张力,也可采取局部注射肉毒素治疗,对于严重的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同时应配合康复治疗,如针灸、推拿、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等,防止长时间不锻炼导致肢体挛缩畸形等情况发生。
3、锥体外系疾病引起的肌张力高:
锥体外系疾病如帕金森病,有可能引起肌张力增高。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平衡障碍等,其发生多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如若该情况,肌张力高康复没有统一的最佳时期,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可完善血脑脊液、分子生物学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盐酸苯海索、左旋多巴、盐酸司来吉兰等药物,可配合相关针灸、肢体康复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