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蛇拉又称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影响皮肤和神经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的皮疹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水痘或隐匿性感染,之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根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的病毒再次被激活,侵犯神经,使之发炎坏死。同时病毒可沿周围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在皮肤上产生特有的水疱疹。
一般在发疹之前4-5天或发疹时有明显的神经痛,也可出现轻度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前驱症状后,皮肤会出现成簇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和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内容透明澄清,多发生在单侧,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病后2-5天内会有新皮疹出现,数日后水疱内容可浑浊化脓,部分破裂形成糜烂面,最后干燥结痂,会留有淡红色色斑或褐色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瘢痕。发疹期常伴有患部皮肤灼热、抽搐样疼痛、触觉敏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界定为出疹后3个月仍有神经疼痛,多发于年老体弱患者。
发病后早起迅速进行,以有效控制皮疹发展、减轻疼痛,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通常用阿昔洛韦、盐酸伐昔洛韦等药物;通常给予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缓解神经疼痛的药物,或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镇痛剂;如有明显消炎止痛的作用,对后遗神经疼痛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