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肚子突然剧烈疼痛、拉稀,即急性腹痛、腹泻,其原因包括肠道疾病、急性中毒、全身性感染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针对急性腹痛、腹泻的处理措施,一般需要明确病因后,再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一、肠道疾病
由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肠炎,以及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均可导致急性腹痛、腹泻的发生,这是由于炎症导致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伴有糜烂,引起肠道平滑肌收缩痉挛,肠蠕动增强,从而导致腹痛、腹泻的发生。
如果是急性感染性肠炎导致,首先需要给予补液、止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同时需明确引起急性感染性肠炎的病原体。如果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酌情给予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如果是克罗恩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导致,需要给予氨基水杨酸制剂,如5-氨基水杨酸,或者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同时需要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蒙脱石散止泻等对症支持治疗。
二、急性中毒
如食用毒蕈等,也可导致急性腹痛、腹泻的发生。毒蕈是一种食用后可引起中毒的真菌植物,富含多种毒素,如胃肠刺激毒素,轻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导致剧烈呕吐及水样泻,引起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从而危及生命。
针对急性中毒导致的腹痛、腹泻,患者需要尽早尽快洗胃、洗肠以及导泻,常用的导泻药物有甘露醇、山梨醇等。还需要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有解毒剂的可给予解毒剂治疗,如铅中毒可用依地酸钙钠解毒,有些重症患者甚至可以进行肾透析治疗。
三、全身性感染
如败血症等,病原菌通过各种途径侵入血流,进行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从而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患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但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皮疹、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严重者还可出现急性器官功能障碍。
对于全身性感染患者,最重要的处理措施就是控制感染,可以先经验性给予抗生素治疗,待血培养结果回报后,再针对性给予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氯霉素等治疗,同时还需要给予退热、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
可因为肠蠕动亢进,导致肠道内消化后的食物停留时间缩短,未能被充分吸收,从而引起腹痛、腹泻的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包括药物治疗,放射碘131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药物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如硫脲类和咪唑类)、碘剂、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