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消除在用药上,需要先明确出现腹水的原因,如感染、结核性腹膜炎、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腹腔及盆腔肿瘤等。根据导致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配合其他治疗来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1、感染:腹腔内细菌感染一般会导致腹水,还有腹部脏器的穿孔,如胃溃疡穿孔或由于外伤等引起的肠穿孔等导致腹腔感染,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渗出增多,导致腹腔内液体增多,就是腹水。需要处理好原发病,使用三代头孢等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
2、结核性腹膜炎: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白细胞主动游出血管造成液体渗出增加,引起腹腔内液体增多,导致腹水。必须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进行抗结核治疗。
3、心血管疾病:如慢性充血性右心哀竭、心包炎及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是可以引起腹水的,导致中心静脉压升高,体循环回流障碍,体循环淤血产生腹水,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用强心药,如洋地黄类,利尿剂,如呋塞米;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等治疗。
4、肝脏疾病: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出现了腹水。当患有严重肝脏疾病时,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白蛋白减少,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水分潴留,从而引起腹水。治疗导致腹水的原发病最重要,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可以服用螺内酯和呋塞米等利尿剂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静脉输注白蛋白,腹水可以得到缓解;也可以用抽腹水的方法进行治疗。
5、肾脏疾病:当患有肾脏疾病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时, 机体肾小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液内的大量白蛋白从尿液中丢失,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渗透压会降低,组织水分潴留,引起腹水。需要进行对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同时用螺内酯等利尿药物消除腹水,严重的患者可以血液透析来消除腹水。
6、腹腔、盆腔肿瘤:腹腔、盆腔肿瘤可引起淋巴管阻塞,同时肿瘤晚期合并有低蛋白血症,均可引起腹水的形成。在治疗上需要针对原发病因治疗。
腹水在医学上指的是患者体内腹腔内的液体游离在外,过量积聚而形成的。在正常状态下腹腔内可有少量液体,对肠道起润滑作用。在任何病理状况下导致的腹腔内液体量超过200ml即称为腹水。腹水的症状多表现为腹痛、腹胀明显,多数病人伴有食欲差,身体乏力,营养不良的表现,更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长期大量腹水会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腹水需要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