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全身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人体。水源污染是传播的重要途径,是伤寒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被本病原体污染的食物亦可引起本病流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引起散发病例,潜伏期10天左右,其长短与感染剂量有关。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食源性暴发流行时间可长达30天。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式上升,于5到7天内达39到40摄氏度,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2、极期,相当于病程第2到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持续性高热,40到41摄氏度左右,维持1到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等。
3、缓解期,相当于病程第3到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大开始回缩,但本期也有发生肠穿孔或肠出血的危险。
4、恢复期。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