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痔疮一般不会引起腹痛(肚子疼)症状,但少部分痔疮患者病情较重时有可能出现下腹疼痛的症状。
痔疮为直肠末端黏膜下及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扩张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常由不良的饮食结构及排便习惯所诱发,其发病机制主要有肛垫下移学说和静脉曲张学说,临床上以排便时的疼痛、出血症状为主。齿状线以上的区域由自主神经支配,无痛感,而有痛感的部位主要为齿状线以下的区域,由脊神经支配,因此痔疮产生疼痛时,疼痛部位多局限于肛周部位,不会导致腹部疼痛不适感。但如果出现内痔或混合痔的内痔部位脱出嵌顿时,可导致肛周坠胀不适感,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排便费时费力、排便频次增多、直肠排空不尽等症状。当坠胀不适感较重时,可有病灶波及盆腔及腹腔,出现下腹疼痛不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