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人体内主要的降糖激素。胰岛素低,可分为生理状态下的降低及病理状态下的降低,具体的治疗需要根据对应的原因来决定。
一、生理状态下的降低
当饥饿导致血糖降低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以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的生理范围内波动。血糖浓度下降至2.8~3.0mmol/L时,胰岛素分泌即受到抑制。该状态下一般无需使用特殊药物治疗,进食后可自行恢复。
二、病理状态下的降低
分为胰岛β细胞的先天缺陷、胰岛β细胞破坏两大方面。治疗上需要选择口服药物治疗,或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的注射制剂。
1、胰岛β细胞的先天缺陷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β细胞先天缺陷导致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可能为某些外界因素(如病毒感染、化学毒物和饮食等)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激活T淋巴细胞介导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应,引起选择性胰岛β细胞破坏和功能衰竭,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行性加重,最终导致体内胰岛素低,常见于1型糖尿病。
2、胰岛β细胞破坏:胰腺在经历胰腺创伤、胰腺肿瘤等疾病或胰腺切除时,胰岛β细胞被直接或间接破坏,致使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减低,体内胰岛素低。
治疗方面:
1、口服药物:可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磺脲类(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主要作用为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双胍类,如目前广泛应用的二甲双胍,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肝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2、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体内胰岛素低时,可用外源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来替代,其使用治疗原则是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其方案应力求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临床上常见的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主要根据其起效快慢和维持时间来分类,选择时应根据血糖水平来选择相应的胰岛素及其类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