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一般是指发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普通发热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三个方面。
1、病因不同
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
②普通发热可能由感染性因素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感染性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血液病、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等。
2、症状不同
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但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重症患者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严重时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可致死亡,传染性强。
②普通发热患者多表现出疲乏无力、畏寒、寒战、皮肤发红、出汗增多等典型症状。合并感染性因素,会出现咳痰、流涕、呕吐、腹泻、腹痛、脓肿、皮温升高等相应症状;合并非感染性因素,会出现鼻出血、皮肤瘀斑、关节疼痛、代谢紊乱、体重减轻、恶病质等症状。
3、治疗方法不同
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尚无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核酸检测确诊后,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
②普通发热需要结合患者既往病史、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并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明确病因后给予对因治疗。感染性因素引起发热,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应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以及阿莫西林、罗红霉素、莫西沙星等抗生素进行治疗。非感染性因素引起发热,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化疗、放疗、激素替代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恶性肿瘤患者必要时需行根治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