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一般分成两种类型:
第一、中枢性尿崩症,它是由于垂体的出血、卒中,或者颅脑肿瘤,尤其是垂体肿瘤,还有外伤、手术等引起的垂体后叶受损,导致不能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失去激素的刺激,不能正常行使尿液浓缩的功能所引起的大量原尿排出。第二、肾性尿崩,可见于肾损害性的情况,例如药物或者代谢性疾病,但更多的肾性尿崩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是由于相应的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导致受体不能合成。尽管体内的抗利尿激素水平是正常的,但是肾小管对于相应的激素刺激没有反应,从而使得大量原尿排出。尿崩症典型的症状是尿量异常增加,每天在4到10升之间,伴有严重的口渴、大量饮水、低热、乏力、精神烦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