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都会造成白细胞低,比较严重的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脾功能亢进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此,首先要进行一一排查。若还是没有找到导致白细胞值低的原因,依然不能掉以轻心。没有找到原因不等于没有原因。有些人被病毒感染,或者在环境中接触了有毒的化学物质,虽然还没有到发病的程度,但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者骨髓制造白细胞的功能已经受到了损伤。也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在进展过程中,只是还没有到医学检查能够查出来的程度,而盲目用药物升高白细胞只能掩盖病情。
中性粒细胞偏低,可能属于淋巴细胞偏高造成的相对偏低。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积极治疗。
白细胞偏低治疗
1.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2.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
中性粒细胞偏低治疗
1.去除病因
治疗原发病。如系药物等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停止接触放射线或其他化学毒物。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反复发生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2.防止继发感染
不发热的患者,切忌滥用抗生素,因不恰当的治疗可造成耐药现象和菌群紊乱。当发生高热及推测有感染可能时,应立即入院治疗。一旦发生感染应尽快应用广谱杀菌性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若粒细胞数低于0.5×10/L以下,应严格地隔离,病室内定期紫外线照射,注意患儿口腔清洁。粒细胞数低于0.2×10/L以下,要防止肠道感染,一切食物及用具都应消毒。对有发热的患者,要积极寻找感染病灶,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尽可能选用杀菌类抗生素。
3.输血
粒细胞急剧下降者,可输新鲜血或输分离的白细胞,以协助机体控制感染,但效果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