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医生

您身边的健康养生,疾病预防知识库!
在线问医生> 养生> 疾病库  >  食源性疾病图片

食源性疾病图片

2024-09-13

概述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常见类型有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等。

【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食源性疾病可以分为以下5大类:

1.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类型,它是由于进食了四季豆、发芽马铃薯、河豚、贝类等有毒食物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发芽马铃薯

2.肠道传染病:通过食品传播的致病菌主要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戊肝病毒、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等。

3.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包括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疾病。

4.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绦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等。

广州圆管线虫标本

5.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因二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如亚硝胺中毒。

好发人群

儿童、老年人、免疫力底下者由于自身特殊的生理特点以及免疫力的问题是食源性疾病发病的高危人群。

表现

食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通俗来讲就是“上吐下泻”,比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

但有些食源性疾病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还会引起严重的脏器损害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避免进食受污染的食物。

1.避免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生食、腌制食品、烧烤等饮食行为容易增加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因此大家要减少这些饮食行为。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吃已污染的剩饭菜或者直接进食未洗的蔬菜水果,外出聚餐时使用公筷。

3.避免不当的烹调方式

避免生熟食混放,或混用菜板、菜刀造成生熟食交叉污染。

4.避免误食有毒的动植物

食用来历不明的动植物,或加工不当,可能造成食物中毒。因此日常要避免进食未熟的四季豆、发芽的土豆、变质的食物。

[1]余金明,姜庆五.现代健康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2] 胡汝源.我国食源性疾病现状及控制策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03):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