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黄疸不是白色的,其表现是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
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表现】
黄疸最先出现皮肤和巩膜(俗称“眼白”)变黄,病情较轻时仅面颈部皮肤和巩膜轻度黄染,随着胆红素含量的升高,黄染的皮肤范围可逐渐扩大,蔓延至躯干、大腿、上肢、膝关节及手、足心等,黄疸部位可呈杏黄或金黄色,胆红素增高呈灰黄或暗黄,重症者可呈黄绿色。
【病因】
引起黄疸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1.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明显不及成人,且胆红素产生多而排泄少,因此,极易出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严重,能够自行缓解。
2.病理性黄疸:包括输血引起的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等引起的肝细胞黄疸;肝内胆汁淤积、肝内胆管结石、胆石症等疾病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诊断】
黄疸诊断比较简单,通过其典型临床表现以及胆红素检查就可明确。但如果要了解黄疸的原因,则需要根据病情完善生化、血清酶学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
【治疗】
黄疸主要是对因治疗,根据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1.光疗
新生儿黄疸可以使用光疗箱、光疗灯、LED灯和光疗毯等设备进行治疗。
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
2.药物治疗
对于伴有肝损伤的肝细胞性黄疸患者,可以酌情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类、水飞蓟素、腺苷蛋氨酸等药物治疗,以保护肝脏。
3.输血治疗
对于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低的患者,可采用输血治疗。
4.外科手术
结石、肿瘤阻塞胆道引起的黄疸,可根据患者病情采取手术治疗。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 2014年52卷10期, 745-748页, MEDLINE ISTIC PKU CSCD, 2014, 52(10):745-748.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