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20克,郁金15克,香附12克,桔梗10克,柴胡12克,生姜9克,苏叶6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l剂。一般服药5~7剂可见效果。
2、按摩背后的督脉和膀胱经,可提升阳气,化解无形的梅核气。按摩头后部的风池、风府、天柱三穴,每穴3分钟,对于提升阳气很重要。而背俞穴则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也具有很好地通阳解郁的功效。揉后颈部、两侧肩井穴处各拿5分钟。
3、芹菜蜂蜜糊。将2斤左右的水芹菜洗净捣烂取汁,然后加少量蜂蜜用文火煎成黏稠状,然后密封起来放冰箱里,每天取一茶匙用温开水冲服,这样也可以消除梅核气。
4、点按廉泉穴、天突穴、人迎穴、水突穴,每穴约1~3分钟。再按揉颏下及颈部肌肤,时间约3-5分钟。以手掌沿胸腹正中线由上向下推按10—40次,再以拇指点按膻中穴、中脘穴(剑突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关元穴(脐下四横指处),每穴约3-5分钟。患者再俯卧,施术者以手掌按揉肩背后腰肌肉,再以双手掌分推两胁,时间5-10分钟。最后以空掌叩拍肩背约1—3分钟。交替点按风池穴、风府穴、哑门穴、大椎穴,每穴约1-3分钟。
5、按揉肝俞、胆俞(肝俞和脾俞,直接与情绪紧密相连,最能化郁解烦)、膈俞、脾俞、胃俞、大椎穴各按揉3分钟,直到这几个穴位发红发热。
6、按揉手部的颈反射区。颈反射区在中指下部、手掌上部的区域。这里如出现青筋,代表甲状腺有问题,或者有慢性咽炎以及中医说的“梅核气”,是颈部经络不通的标志,要按揉颈部反射区。
7、临床专治梅核气的梅核气穴,手掌劳宫穴稍下,掌面食指中指缝后一寸。除了以上在食中之间的一穴外,在中指与无名指及中指指关节周围(两穴均和前穴平行)各一穴,共三个穴位。
8、丰隆穴既可以化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体内痰湿很重的人,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嗓子里的梅核样东西就没有了,不知道化到哪里去了。
9、玫瑰花瓣(于品)6-10克,放茶盅内,冲人沸水,加盖煽片刻,代茶饮。
10、鲜柚皮1个,在炭火上将外层黄棕色烧焦,刮去表层,然后放人清水中泡浸1日,使其苦味析出。再切块加水煮,将熟时以葱两棵切碎加入,用油、盐调味,佐膳。
11、不拘行立坐卧,随时闭目静心,待神调气定后,即行叩齿36次,再以舌上下左右搅动,待津液满口时进行鼓漱,然后如咽硬物状,将咽津吞下。
12、静坐,以舌托上腭,凝神该处有一股凉水流下,待将满口时,吞下。
13、芹菜1000克。洗净捣烂取汁,加蜜少许,文火熬成膏。每日半茶匙,日2次,以开水冲服。可治梅核气。
14、水发海带500克,白糖250克。将海带洗净,切丝,放锅内加水煮熟,捞出,拌入白糖腌渍1天后食用,每服50克,日2次。治梅核气。
15、山豆根10克,桔梗5克,麦冬4克,银花3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治疗馒性咽炎,治梅核气之症有效。
16、金银花5克,桔梗2克,米醋25克,生鸡蛋1枚。以洁净水50毫升与醋混合后放入瓷杯中,加热煮沸后加入前2味药煮3分钟,滤去药渣,将鸡蛋清倒入药汁中搅匀,煎成膏状,取小块药膏含化,日多次。
17、绿茶、月季花、玫瑰各3克,桔梗、山萸肉各6克。研为细末,开水冲泡,代茶饮,主治气滞血瘀之梅核气。
18、生蜂蜜20克,鸡蛋1个,香油数滴。鸡蛋打入碗中搅匀,沸水冲熟,调入蜂蜜及香油,顿服,1日2次,早晚空腹服。主治梅核气,肺胃虚火,口咽干燥,时轻时重,以及慢性咽炎。
梅核气的得病原因和症状表现
1、病因
多因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所致。肝郁气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肝病乘脾、脾气郁滞,积聚成痰,痰气互结于咽喉而致本病。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代谢障碍和内分泌紊乱等有关。
2、症状
自觉咽喉部有异物梗阻,如梅核大小,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但饮食吞咽并不困难,检查也无阳性发现。患者可有咽部干痛、胃肠灼热、胀气或反酸、胸膈痞闷、胁肋胀痛等症状。这是中医传统的疾病--“梅核气”,因为喉咙里有一个梅核样的东西堵着似的,所以称之为“梅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