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医生

您身边的健康养生,疾病预防知识库!
在线问医生> 养生> 保健养生  >  舌下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该怎么治疗

舌下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该怎么治疗

2024-09-13

舌下囊肿是指发生于口底的黏液囊肿,是由于舌下腺或颌下腺导管阻塞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根据病因不同,可以分为简单性囊肿和潜突型囊肿。

1、简单型囊肿:简单型囊肿黏液泄露通常来源于舌下腺,也可来源于颌下腺导管或口底区的小涎腺。表现为口底区淡蓝色的、有波动感的肿块,生长缓慢,通常无疼痛感。简单型囊肿若无明显症状,可选择药物注射治疗。因为囊壁是纤维结缔组织或肉芽组织,极少有上皮衬里,因此选用高渗氯化钠溶液注入,使细胞变性萎缩,囊壁破坏,进而机化消失。常用的药物有碘酊、氯化钠注射液等,也可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液进行硬化剂注射治疗;若症状较重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则需行囊肿切除术治疗。

2、潜突型囊肿:潜突型囊肿为简单型囊肿通过下颌舌骨肌疝出到颈部所致,几乎都由继发于口底区创伤或舌下腺导管完全性阻塞的黏液外渗引起,而不是黏液潴留,潜突型舌下囊肿表现为颌下或颏下三角质软的肿块,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伴或无口底区的肿胀。当同时存在颈部和口腔内的肿块时,其大小与简单型囊肿相似,且能引起舌的移位。潜突型囊肿治疗方式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须自口腔将囊肿完全摘除,并将有关腺体一并摘除;如有部分囊壁遗留,常常会导致复发。如果囊肿较大,完全摘除有困难时,可切除囊肿的前壁,并将其边缘与口腔黏膜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