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胃堵住了的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对应的症状及治疗具体如下:
1、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由于胃及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胸骨后烧灼感,同时由于反流导致食物消化所需要的胃酸、胃蛋白酶、胆汁减少,食物消化不良,从而出现胃胀、胃憋、胃堵的感觉。治疗需要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饭后平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以及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需要注意的是,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服药时间需要与其他药物间隔1小时左右。
2、慢性胃炎:多种病因导致的胃黏膜炎症,由于黏膜损伤、胃部肌肉蠕动减弱,导致食物堆积在胃内引起胃胀、胃憋、胃堵得感觉,同时伴有恶心、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治疗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抑酸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同时可加用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胶囊等。
3、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早期无症状,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进展期胃癌由于癌症占位体积增大,可能堵塞幽门导致食物通过障碍,从而产生胃堵的感觉。其他的伴随症状包括体重减轻、上腹痛、贫血、食欲缺乏、厌食等。早期的胃癌可以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展期胃癌尽可能行根治性胃切除术,伴随有远处转移患者可选择姑息性手术,术后辅以化学治疗,如注射用丝裂霉素、氟尿嘧啶注射液、替加氟注射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