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眼底出血,考虑是由于毛细血管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的。治疗需要根据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能否快速消除取决于病因和疾病严重程度。具体如下:
1、毛细血管病变
眼部毛细血管内膜受损,渗透性增强后眼底会有血液渗出,行眼底血管造影即可明确诊断。治疗可向玻璃体腔内注入抑制新生血管的药物,比如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等。病情较轻者,眼底出血可快速消除;病情严重者,则需要一段时间才会逐渐消除。
2、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全身的小动脉硬化,而出现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情况严重的可出现眼底出血。治疗上首先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控制血压,如使用硝苯地平、依托普利、尼莫地平等降压药物。病情较轻者在血压得到控制之后,眼底出血一般能快速消除。若血液持续未消除,则需进行手术治疗。
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眼部的小动脉硬化,从而出现眼底出血等并发症。治疗上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平稳控制血糖,比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一般无法快速消除血液,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消除。若治疗效果不佳,则要采取手术治疗。
老年人眼底出血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针对检查结果进行治疗。还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治疗期间要注意合理用眼,不可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