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血症是指在接触到、闻到或看到新鲜血液时突然出现头晕、心慌、恶心,随后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浑身冒冷汗,甚至出现血压升高、晕厥、意识丧失等症状。晕血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因个体差异大,不存在最好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晕血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针对病因进行心理治疗,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及认知治疗。晕血症发作时采取的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
一、晕血症常用心理治疗:
1、系统脱敏疗法:一般包括三个流程,即先学习放松技巧,再构建焦虑等级,最后进行放松训练。需要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步进行,治疗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2、冲击疗法:可分为现实冲击疗法和想象冲击疗法。前者属于一种被动放松的过程,即让晕血症患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存在的刺激下,但不采取任何缓解其焦虑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让焦虑程度自行降低。后者是让晕血症患者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之中,以逐渐减少焦虑的产生。
3、认知治疗:即纠正晕血症患者的不合理认知,以减轻或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二、晕血症发作时的治疗:
1、一般治疗:主要是指晕血症患者出现暂时性的意识丧失时,往往生命体征稳定,只需使患者平卧,并转移至安全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保持其呼吸道通畅,一般休息10-15分钟后可自行恢复。
2、药物治疗:主要是指紧急处理晕厥及其他症状,还有给予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包括: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予吸氧治疗,必要时住院观察。一旦出现呼吸衰竭,要及时予以人工辅助通气治疗;②血压较低者,可予多巴胺注射液升压;血糖低于4mmol/L时,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③抗焦虑作用的药物:该类药物对晕血症有一定的疗效,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双通道再摄取抑制剂(盐酸文拉法辛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米氮平片)等。药物的选择及使用均需再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