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鼻子指的是黄鼻涕。根据中医及西医对感冒分类的不同,流黄鼻涕在中医里属于风热型感冒;西医中属于脓性鼻涕,一般和细菌感染有关。中西医对感冒的具体分类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一、中医分型: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1、风热型感冒:主要症状是发热重,恶寒轻,有汗不多,头胀痛,四肢酸懒,咳嗽痰黄,流黄涕,咽红肿痛,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应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等。2、风寒型感冒:表现为主要症状是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不通,流清色鼻涕,说话声重,咳嗽痰稀,咽痒,舌苔白,脉浮紧等症。治疗应选择辛温解表类药,宣肺散寒。中成药可选择感冒冲剂、小柴胡颗粒等,还可用鲜姜切碎和葱白一块煮水,趁热喝下,即可自愈。3、暑湿型感冒,主要是恶寒发热,头痛头胀,胸膈痞满,腹胀,腹泻,呕吐,乏力,口淡无味,食欲不振等症状。治宜芳香化浊、和中解表,可服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水等。
二、西医分类: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1、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病毒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 、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天~7天。治疗上一般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住处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同时也可以选择中成药如感冒颗粒,小柴胡颗粒等配合治疗。2、细菌性感冒:是指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细菌性感冒通常继发于病毒性感冒之后,症状与病毒性感冒相似,但除了鼻涕黄外还需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当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通常可以考虑为合并了细菌感染。此时治疗上可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