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狭窄是一种肛门和肛管直径变小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大便变细、排便困难、肛门开口变小、排便时疼痛、出血等。肛门狭窄可由肛裂、肛周脓肿等疾病引起的剧烈疼痛造成肛门括约肌痉挛所致,还可由先天性因素、外科手术、感染和纤维化等病变引起,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具体如下:
1、若是由于肛周疾病疼痛引起肛门扩约肌痉挛造成的肛门狭窄,治疗上以缓解疼痛为主,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痔疮膏、痔疮栓、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局部止痛。若是以上药物无效,可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地佐辛、盐酸曲马多等止痛药。若是想彻底止痛缓解肛门狭窄症状,应该治疗原发症,如肛裂采取肛裂切除术,肛周脓肿采取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等。
2、若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外科手术、感染和纤维化等病变引起的肛门狭窄,药物治疗较差,可根据肛门狭窄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轻度狭窄选择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散等药物润便治疗,加上每日人工扩肛或机械扩肛,肛门可逐渐增大。对中度至重度肛门狭窄及轻度狭窄的难治性肛门狭窄,可进行手术治疗,如肛门皮瓣移植术、狭窄切开术和狭窄成形术、括约肌切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