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过后肛门有个肉疙瘩考虑可能是痔疮、直肠脱垂、肛乳头肥大等疾病,应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痔疮:痔疮主要是由于直肠静脉的曲张所导致,长期饮酒、饮食和作息不规律以及怀孕等因素可导致直肠静脉丛充血,诱发痔疮的形成。痔疮主要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其中内痔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出现大便后肛门口有疙瘩样肿物脱出,日常需增加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改变不良的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还可以使用痔疮膏、痔疮栓进行治疗,严重的还可以行痔切除术治疗。
2、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主要与解剖因素和腹压增大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是直肠黏膜自肛门脱出,表现为肛门外有赘肉,无明显感觉,初发时较小,排便时脱出,表现为肛门有个肉疙瘩。随着肿物逐渐增大,最后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可脱出,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轻度直肠脱垂可通过手法复位,如果是完全性直肠脱垂,可采取直肠悬吊固定术或者经会阴直肠切除术。
3、肛乳头肥大:是一种肛门常见的良性肿瘤,是正常肛乳头因慢性炎症刺激所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随着肛乳头逐渐增大,有时可随排便脱出肛外,表现为肛门口有个疙瘩样肿物脱出,若反复脱出,刺激肛管,可使局部分泌物增多,有时还会出现便后带血,排便不净的感觉和肛门瘙痒。治疗上,可采取肛乳头肥大切除术进行治疗,如果局部有脓肿形成,需同时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