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过后肛门瘙痒,即排便后出现肛门瘙痒的症状,考虑可能是饮食因素、痔疮、肛周湿疹、寄生虫病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具体说明如下:
1、饮食因素:如果进食辛辣刺激性饮食后,未被分解的刺激性因子在排便过程可刺激肛周敏感性黏膜组织,在排便后出现肛门瘙痒、灼痛症状。且辛辣刺激性食物还可使患者粪便变粗干结,排便过程的物理性刺激也可让患者肛周黏膜受损,在排便后出现肛门瘙痒、灼痛症状。
2、痔疮:痔疮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及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扩张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常由不良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诱发。肛周瘙痒症状主要见于外痔及混合痔的外痔部分,在排便过程中可因排便时粪便所含辛辣刺激性成分或物理性刺激及肛管压力变化导致肛门瘙痒及肛周的灼热疼痛不适症状。如若外痔痔核破裂,也可因粪便刺激,在排便后出现灼热性疼痛、瘙痒不适等症状。
3、肛周湿疹:各种原因(如贴身衣物因素、环境因素、肛周疾病等因素)诱发的肛周湿疹,临床上可表现为局部的瘙痒疼痛、水疱、丘疹、脓疱及破裂后出现的潮湿及溢液等。患者在排便时因粪便刺激或擦拭过程的物理性刺激,可导致脓疱破裂,从而脓液溢出刺激肛周黏膜,即可在排便后出现肛门瘙痒症状。
4、寄生虫病:以绦虫病及蛔虫病多见,患者因食用被寄生虫幼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导致感染,临床上一般无明显症状,可在粪便中发现虫体节片或寄生虫虫体,部分患者可在排便中或排便后出现肛周搔抓虫爬样的不适感(即出现肛门瘙痒),严重者还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泻、便秘、恶心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