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产生皮肤紫癜,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其发病机制是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引起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及其周围产生炎症,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具体如下:
1、由于感染、药物等发病原因,使得蛋白质及其他大分子变应原作为抗原,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内膜,激活补体,导致中性粒细胞游走、趋化以及一系列炎症介质的释放,引起血管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除了见于皮肤粘膜小动脉以及毛细血管外,还可以累及肠道、肾脏、以及关节腔等部位的小血管。
2、小分子变应原作为半抗原,可以与人体内某些蛋白质结合构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此类抗体吸附于血管以及其周围的肥大细胞。当上述抗原再次进入人体体内时,与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从而引起血管炎症反应。
过敏性紫癜的常见诱因有感染因素,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原虫感染等;外界因素,如某些食物,鸡蛋,牛奶,海鲜等,同时空气中的花粉、油漆也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某些药物,如某些消炎止痛药、抗疟疾药物等都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主要表现为发热、紫癜、腹痛、关节痛以及肾脏功能的损害。其处理原则是:首先要避免食用异体蛋白质,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建议积极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变态反应,减少毛细血管出血,缓解症状;还要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通过补充维生素C,能够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达到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