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不分泌胰岛素了在临床上称为胰岛功能受损,胰岛功能受损后能否修复取决于受损原因,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胰腺部分或全切除等,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2型糖尿病:如处于疾病前期,部分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或相对平稳,此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少吃高糖高脂食物,适当增加运动量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会使胰岛功能逐渐修复。随着病情的进展,胰岛会代偿性的分泌胰岛素来将血糖维持在平稳范围内,但胰岛功能是有限的,如果血糖持续控制不佳或者持续受到高糖或高脂血症的刺激,则会导致胰岛功能受到进一步的损伤,使胰岛β细胞破坏更多,此时的胰岛功能也没有办法进行修复
2、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病毒感染、免疫因素、遗传等引起的胰岛β细胞破坏,使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导致。此情况下造成的胰岛功能受损也没办法进行修复,需要外源性补充胰岛素以替代治疗。
3、胰腺部分或全切除: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是分散在胰腺中的不规则的细胞群,胰岛中主要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因某种原因(如急性胰腺炎、胰腺肿瘤等)将胰腺部分或全切除,由于胰腺已经被部分或全切除,所以这种情况下胰岛功能是不能进行修复的,必要时可以进行胰腺移植、胰岛细胞移植、干细胞治疗等方法以替代损伤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