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医生

您身边的健康养生,疾病预防知识库!
在线问医生> 养生> 疾病库  >  65岁女性下肢动脉硬化症,手术及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

65岁女性下肢动脉硬化症,手术及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

2024-09-13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65岁中老年女性2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间歇性跛行,2个月前上述症状开始逐渐加重,入院后晚上相关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左侧下肢动脉硬化,达到手术治疗标准。于是给予患者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股、腘、胫前动脉球囊支架血管成形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一般情况良好,睡眠、饮食等有所改善,双下肢血管闭塞症状明显缓解。

【基本信息】女,65岁

【疾病类型】下肢动脉硬化

【就诊医院】兴安盟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19年12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手术+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以抗血小板、抑制血小板聚集)

【治疗周期】10天

【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间歇性跛行消失,足趾皮温恢复,足部压痛消失,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恢复正常。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位65岁中老年女性,经详细介绍病情得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良好,从2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间歇性跛行,行走至200米左右就需要休息一段时间,自觉左下肢皮肤发凉,且偶尔有足趾麻木感,当时这些症状未引起患者的重视,没有进行相应的治疗。

但2个月前,上述症状开始逐渐加重,跛行距离最短时只有20米,于是就到当地医院就诊,当时医院为她进行了下肢动脉彩超检查,检查示左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为了进一步系统治疗,来我院就诊。

于是我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查体,只见患者双下肢皮色尚可,足部无凹陷性水肿,左足趾皮温较对侧略降低,足部有压痛,末梢毛细血管充盈差,左股动脉搏动正常,腘动脉搏动减弱,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将患者收入院,并完善相关检查。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补充辅助检查,如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心电图、双下肢CT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示: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多发狭窄,左侧腘动脉管腔重度狭窄,其余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常。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左侧下肢动脉硬化,并达到手术治疗标准,与患者沟通后,患者同意进行手术,于是给患者进行了术前相关检查,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并积极配合进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股、腘、胫前动脉球囊支架血管成形术,手术时长1小时30分。术中扩张闭塞血管,并将支架植入左侧股浅动脉、胫前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再次造影后夹层消失、管腔通畅、支架位置满意,拔除管道,闭合血管,压迫止血并加压安返病房。

因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因此服用口服药物共同治疗,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以抗血小板、抑制血小板聚集,且需配合长期适当运动锻炼以及合理的饮食习惯,来巩固治疗效果,以期达到一个良好的预后。

三、治疗效果

经过系统完善的治疗,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首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睡眠、饮食等有所改善,其次双下肢血管闭塞症状明显缓解,足趾皮温恢复,足部压痛消失,末梢毛细血管充盈良好,左股动脉搏动正常,腘动脉搏动可触及,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恢复正常。右侧腘动脉搏动可触及,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恢复正常。继续抗凝药物治疗,术后定期复查。

四、注意事项

1、注意降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因高血压加重病情。

2、术后遵医嘱进行随访检查。超过40岁的患者,应坚持每年检测血脂、血压、肝肾功能、肺部X线、心电图。

3、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服药。

4、适量运动,术后患者运动应该掌握运动强度,反映运动强度大小最实用的指标是心率。计算公式:170-年龄=你运动时每分钟心跳最快的限度。例如,如果年龄是65岁,每分钟105次心跳就是上限,患者一定要把心跳控制在限度之内。患者可以选择步行、太极拳、体操及气功等运动,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

5、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起居规律,避免熬夜等。

五、个人感悟

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接诊、治疗过程中,该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均各有不同,因此我们要从各个方面预防、减缓此类疾病的发生与进展,一部分男性患者的发病与吸烟有极大联系,因此我们要远离烟草环境,尽量减少主动与被动吸烟,该病例是中老年女性,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因此对于基础疾病的控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低该病发生的几率。

随着现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摄入量不断增加,而这也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因此改变饮食习惯,拥有好的生活方式也会大大降低该病的发生。该病例患者自就诊以来积极配合治疗,依从性高,病情恢复快,且坚持做好术后康复锻炼,定期复查,在后期随访过程中得知,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未复发,因此以后也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依从度,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及获得良好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