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补体C3偏低一般与补体合成能力下降、补体消耗或丢失过多、补体合成原料不足以及先天性补体缺乏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要根据病因采取措施治疗,具体如下:
1、补体合成能力下降
补体C3主要是由巨噬细胞以及肝脏合成,若患者患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者是肝硬化等疾病,会影响肝功能,也会影响补体C3的合成能力。对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可以使用干扰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辅助提高补体C3水平。
2、补体消耗或丢失过多
可见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者是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若患者存在大面积皮肤烧伤的情况,也会消耗大量的补体C3。若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例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当病情控制住,血清补体C3水平也会慢慢升高。
3、补体合成原料不足
常见于儿童营养不良性疾病,可以通过少量多次输血或者是输血浆来提高补体C3水平。
4、先天性补体缺乏
例如遗传性补体缺陷病。血清补体C3偏低可以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来改善,必要时也可以输入新鲜的血浆,提高补体C3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