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主要有两大类:先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
食管瘘主要会出现胸骨后或上腹部不适,进食和饮水时可出现呛咳。
【病因】
食管瘘是指各种原因所致食管与邻近器官的异常交通,其病因主要有两大类:先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
1.先天性因素:主要是由于孕期胚胎发育异常所致。
2.后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是导致食管瘘的主要原因,比如食管外伤、恶性肿瘤、长期气管插管、食管手术并发症等。
【表现】
食管瘘主要会出现胸骨后或上腹部不适,进食和饮水时可出现呛咳,咳出食物残渣。此外,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减少。如果食管瘘病情严重,还会引起局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食管瘘的重要手段,大多数通过CT检查即可发现,初筛后可以行纤维食管镜检查,观察瘘口的位置、大小以及瘘口周围组织水肿和坏死等病变情况。
食管瘘CT检查
【治疗】
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无条件耐受外科手术者,可试用医用胶封闭或支架治疗。
【术后护理】
1.术后保持引流管与造瘘管的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警惕术后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应先禁食3天左右,如果恢复良好,可先少量饮水,然后再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3.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1]李莹, 徐向阳, 杨柳. 成人先天性气管-食管瘘一例[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7, 2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