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是秋天的最后节气,它的出现意味着大家马上就进入冬天了。民间有谚语“霜降一过百草枯”,一过霜降天气更凉、更燥了,人体正气更容易被侵袭,此时养生尤其要注重养好五脏之气。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中医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一种能量。气不足,轻则容易得病,重则危及健康。
中医认为:“气为万物之资始,非此气则万物不足以长养,非此气则人类不足以生息,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人之一生,一气而已。”意思是,人和万物一样,都是气的产物,气是生命的本源。
中医提醒,养生先养气至关重要,养好五脏之气方可长寿!
1、养心气——慢养心
中医专家介绍,五脏之气中,心气是最重要的。心气维持着心脏功能的正常,让脉象和缓有力,节律调匀,面色红润光泽。心气虚时,人会出现心慌、乏力、自汗等症状。
调养方法:想要养心气,“慢下来”才最重要。《黄帝内经》记载,人体经脉之气一昼夜内运行50次,每运行一次气息共270息(一呼一吸为1息),所以算下来,人平均一呼一吸所需要的时间约为6.4秒。
可是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一呼一吸平均只有3.33秒,时间缩短了近一半。过快的呼吸不利于养心气,因此要学会慢养生、慢养心。
2、养脾气——单举手臂
脾胃之气负责运化水谷、运化水湿。只有脾气健运,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脾气不足,容易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调养方法:单举手臂对脾气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这个动作源于八段锦,在宋代的时候就已流传于世。
具体做法是:自然站立,两膝微微弯曲,两手捧在小腹前,掌心向上;然后左手翻掌经过胸前往上举,右手翻掌向右胯旁下按,两掌一上一下撑开,同时两腿站直,把整个身体拉伸开;略停两秒后,两手原路返回,重新合于小腹前,全身放松;然后换为单举右手,重复30次。
3、养肝气——闭目养神
肝气宜保持柔和舒畅,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中医典籍《灵枢.脉度》记载:“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因此,养肝气和眼睛有关。
调养方法:眼皮就好比肝脏工作和休息的开关,人只要闭上眼或者一睡着,肝脏就开始休整,发挥其藏血之功。因此,传统养生非常强调闭眼养肝,不管是闭目养神、日间小憩还是夜间按时睡眠,都是很好的养肝气方法。
4、养肺气——展肩扩胸
肺是所有脏器中最娇嫩的,调养以宣散为主。肺气不足会引起咳嗽、水肿、便秘等不适症状,有些人弱不禁风,容易感冒,就是肺气不足。
调养方法:模仿拉弓射箭的动作可引动肺经,宣散肺之浊气,增强肺的生理功能。
具体做法是:两掌合抱于胸前,然后左手变八字掌,右手像拉弓一样变勾手,同时向左右两侧水平分开;左臂伸展,右臂屈肘,就像古人开弓射箭一样,稍停两秒;接下来两手均变掌,两臂侧平举,然后合于胸前,再换右手做另一侧,重复30次。
5、养肾气——勤踮脚尖
肾气指的是肾脏的功能活动,肾气不足时,会出现腰膝酸软、颈背部酸痛、头发干枯发白、黑眼圈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肾气不足的时候容易精神萎靡,老是睡不醒。
调养方法:在传统健身运动八段锦中,“背后七颠百病消”一式就强调了踮脚尖的益处。从经络的循行来看,足三阴经(即脾经、肝经和肾经)都经过足内侧,踮起脚尖可疏通足三阴经、驭气上行,从而改善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