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本身就是症状。头晕目眩即眩晕,临床上将眩晕按病变的解剖位置分为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非系统性眩晕,每种类型的眩晕又包含多种疾病,具体如下:
1、周围性眩晕:常见的疾病有中耳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乳突炎、梅尼埃病、咽鼓管阻塞等。
周围性眩晕是人体前庭感受器或前庭神经颅外段出现了病变而导致的眩晕。周围性眩晕的药物治疗,可以选用前庭神经抑制剂、抗胆碱能药,如地芬尼多片、苯海拉明、东莨菪碱等。此外,还可以对眩晕急性期患者进行前庭康复训练,以促进前庭代偿功能的建立。
2、中枢性眩晕:常见的疾病有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肿瘤、脑干出血、听神经瘤、第四脑室肿瘤等。
中枢性眩晕是人体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等部位出现病变而导致的眩晕。中枢性眩晕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可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颈椎病所致的眩晕,可以服用盐酸倍他司汀、硫酸氨基葡萄糖等药物。
3、非系统性眩晕:常见的疾病有眼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感染、中毒、贫血等。其中眼部疾病包括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先天性视力障碍等;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低血压、心侓不齐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包括糖尿病、低血糖、尿毒症等。
非系统眩晕的发生与全身系统疾病有关。非系统性眩晕的治疗,也需要根据病因治疗,如高血压引起的非系统眩晕,需要口服降压药,如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等;糖尿病引起的非系统眩晕,需要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门冬胰岛素、格列齐特、阿卡波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