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骨折处轴向和侧向叩击痛减弱或消失、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显示骨折端有连续性骨痂,即为撕脱性骨折的好转表现。
撕脱性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当肌肉急速收缩时可导致肌腹牵拉损伤或肌腱撕裂,甚至肌腱起止点撕脱骨折,如摔倒时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可引起髌骨骨折,突然起跳可致跟腱断裂等。撕脱性骨折以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严重者需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当患者出现撕脱性骨折时,首先应该前往医院拍X线和CT,经医生评估后选择行手法复位或者手术切开复位,随后需进行骨折处固定,骨折处经过3-6个月后可形成原始骨痂,期间可随着骨痂的形成适当进行运动,随后在保证固定的前提下,尽快的恢复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功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可促进病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少肌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和促进骨折愈合,是恢复运动功能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