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是一种常用的消炎镇痛药,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双氯芬酸钠,是属于芳基乙酸类的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那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有哪些副作用呢?应该怎样避免?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常见的副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胃肠道反应:胃肠功能紊乱,包括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出血及溃疡等。是由于阻断了COX-1导致。COX-1生成的前列腺素对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起重要作用。口服前列腺素类似物如胶体次枸橼酸铋可减轻对胃肠损害。
皮肤反应:包括皮疹,寻麻疹,瘙痒,剥脱性皮炎,光敏等。
肾损害:一些易感人群会引起急性肾损害,停药可恢复。原因是抑制了对维持肾血流量有重要作用的因子生成如PGE2和PGI2等,长期服用可引起“镇痛药性肾病”,导致慢性肾炎和肾乳头坏死。某些病理情况或合并其他肾脏危险因素如充血性心衰,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已有肾功能下降,合并利尿剂等情况时更易发生肾损害。
肝损害:轻者转氨酶升高,重者肝细胞变性坏死。
心血管系统:非甾体抗炎药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心悸等。与其对前列腺素抑制作用、抗利尿作用及收缩血管作用有关。且非甾体抗炎药对β受体阻滞剂影响较大,可通过下调基础血浆肾素活性从而使β受体阻滞剂不能发挥作用。
血液系统反应:非甾体抗炎药几乎都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但出阿司匹林外一般可逆。此外还有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头痛、嗜睡、精神错乱等。耳鸣、耳聋、视力模糊、味觉异常、心动过速、高血压等。
避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副作用,关键是要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及血象等。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