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又可称为脚踝,是人体脚部与腿相连的主要部位,其是由7块跗骨、脚部的跖骨、小腿局部骨骼等组成,可以起到承担身体压力,维持身体平衡等重要作用。当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站立、鞋子型号与脚掌不合时会导致脚后跟长时间受到摩擦、挤压,使局部肌肉出现损伤,从而引发疼痛症状。其次韧带发炎、跖腱膜发炎,或局部骨质、滑囊、关节等发生病变引发跟痛症,也会出现疼痛的症状,此时可以入院拍片检查,再根据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当脚后跟疼痛时要先避免脚部长期受压,平时穿鞋子时要以宽松舒适为主,晚上睡前可以用白醋和热水泡脚,并按摩脚底阴维穴、阳维穴、涌泉穴、三焦经等穴位,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症状。另外平时可以使用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等中药材用水煮沸后进行泡脚、将仙人掌捣烂后敷于足跟部、将乌梅捣烂后和醋混合在一起敷于疼痛部位等家庭偏方,来治疗脚后跟疼,但偏方并没有医学证明,效果无法保证。若无法脚后跟疼痛症状,可以入院进行封闭治疗,并遵医嘱注射封闭针,不仅疗效较快且费用较低,其次还可以遵医嘱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必要时入院进行理疗,或手术治疗,来治疗跟痛症。
跟痛症是多发于青少年及老年人的一种疾病,平时可以通过避免长期站立、行走、运动等,注意不要让脚部过于疲劳,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预防脚后跟出现疼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