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胆汁淤积症是婴儿肝脏疾病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感染、先天性代谢异常、肝内外胆管结构异常、中毒等因素引起的。
1、感染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即母婴传播,出现肝细胞性胆汁分泌或者排泄障碍,造成胆汁淤积。
2、先天性代谢异常
婴儿遗传双亲有缺陷的基因,会导致体内的某种代谢酶减少,使得代谢途径发生阻滞,代谢产物累及肝脏,使得肝损伤,也会导致胆汁淤积。
3、肝内外胆管结构异常
肝内外胆管具有排泄胆汁的作用,患者存在胆道闭锁、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狭窄等疾病时,会影响胆汁排泄,使得胆汁淤积。
4、中毒
中毒大多和药物有关,大多数药物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药物使用不当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影响胆汁排泄功能。
针对上述病因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管理。
1、药物治疗
如果是感染引起的,需要先进行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者可以使用哌拉西林、头孢曲松等药物来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应用更昔洛韦、干扰素来治疗。如果婴儿胆汁淤积是由于药物性肝损害引起的,需要先停止使用对于内脏有损伤的药物,还要进行利胆退黄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苯巴比妥、S-腺苷蛋氨酸等,必要时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抑制免疫、消炎、促进胆汁排泄,比如泼尼松、甲泼尼龙。
2、手术治疗
如果婴儿胆汁淤积是由于先天性胆道闭锁引起的,需要进行胆汁分流术,建立人工胆汁排泄通道,避免加重肝损伤的程度。如果是遗传代谢性疾病晚期或者肝纤维化失代偿的患儿,可以进行肝移植术来恢复肝功能,改善胆汁淤积的症状。
3、日常生活管理
患儿家属需要观察患儿的大小便情况,术后应坚持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可以补充配方奶,还应勤给患儿洗澡、勤换衣服,避免患儿抓挠皮肤。